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的理念在中国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也提出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湖北武汉举行的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上,各地的教育机构展示了他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借助VR技术,在智慧课堂上展示了一节思政课。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深入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141间智慧教室,覆盖比例达到了90%. 此外,学校还自主研发了“小雅智慧教学平台”,提供了超过4.5万门课程和220多万个教育资源,累计用户已超过15万人.

武汉理工大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实践课堂的数字化. 教师们利用多维度、高保真的数字化建模技术,将工业机器人装备部署到学校的智能教学平台上. 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操作数字模型,实时传输操作结果给实践课堂中的工业机器人,由实践教师在线检验设计效果。武汉理工大学已经在其数字化教学平台“理工智课”上开设了1300多门数字化课程.

教育部表示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和教育创新. 在山东潍坊,当地的教育机构也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应用.
在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教师们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观看其他教材讲解的视频,获得更多教学思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肖翠丽不仅使用传统的列式法和列表法,还结合画图法和方程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解题思路。

在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学生们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观看科学实验课. 他们可以边观看边实践,激发了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教育+数字化”的创新,中国的教育正迈向智慧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思维方式.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化教育将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准确之处请谅解. 。
咨询在线QQ客服